Chapter 7:
牙周病?
大部分的人都有聽說過牙周病,可是它聽起來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大衆的消息來源有可能是從網路,報紙或其他媒體所收集來的。但接下來的內容是由醫學界公認可信度最高的資料來源, 那就是教科書.我們收集了三本牙周病學專用經典教課書裡面的重要資料來跟您分享.使用一般人易懂的語詞及我們在多倫多牙醫診所的經驗,來跟你解釋這個不容易解決的疾病。
牙周病 可以簡單的解釋為牙齒周圍的疾病. 它是一個困擾許多人的一個常見問題.牙周病的主要兇手是細菌,一些非常頑固的細菌.在某一些人的體質,他們的牙齒表面非常容易吸引這些細菌,但很奇怪的是有些人對牙周病對細菌有相當大的免疫力.正確的原因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但以目前所知的資訊告訴了我們,在人類中可能是因為基因的關係,有些人可以不斷地每天刷牙還是會get牙周病,但反過來說有些真的不保養牙齒的人反而沒有牙周的問題.
牙周病是因黏附在牙齒表面上的牙菌斑細菌產生毒素引發牙肉發炎並進而造成支持組織破壞的疾病。
在這些容易受到牙周細菌所影響的人口中,學者們找出了很多有可能造成牙周病的細菌,比較常見的是為 F. nucleatum, P. micros and T. forsythia。這些看起來很不可愛,甚至有點恐怖的細菌會緊緊附著在您的牙齒表面上,隨著時間他們會產生有毒的物質,其中包含了 collagenase,(溶解牙周膠原蛋白的酵素).
然而困擾學者的地方是,其實這些細菌在幾乎每個人的口腔內都可以發現,在沒有牙周病傾向的民眾,這些細菌不會造成任何的破壞.但是在有牙周病傾向的患者,隨著時間會產生不良免疫反應而逐漸的產生對牙齦及骨頭的破壞.
其他造成牙周病的原因
除了患者本身的體質,還有許多會造成牙周病的原因.基本上只要您想得出的原因都有被提出過。以下我們會在這裡列出牙醫界公認,經過長期研究會導致牙周病的原因.這也在某一方面解釋了為什麼牙周病那麼難治療,很誠實的說,牙周病是沒有辦法根治的,牙周病只能被控制住,盡量不要讓破壞更大.如果真的想要所謂根治牙周病唯一的選擇就是幫本來就留不住的牙齒拔掉.有希望留住的牙齒就盡量保持乾淨,延長它的壽命.
1. 糖尿病: 我們之所以幫糖尿病排在第一順位,是因為我們想要提醒國人糖尿病的恐怖.當人類的血糖失去控制時,它的影響之廣泛,從腳趾頭到眼睛,中間包括了牙周,都會深深的受到影響.如果你一直以來都沒有牙周方面的問題,但突然間牙周疾病開始產生.一個好的建議是做個全身檢查,尤其是測量血糖的數據.我們這裡再補充一點其實糖尿病跟牙周病有一個很類似的地方,以目前的科技,兩者都沒有辦法徹底的根治。但是如果患者願意配合及付出,兩者都可以達到控制.希望在最好的治療之下不要再惡化.其他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白血病或免疫系統疾病也會造成牙周病。
2.抽煙 : 抽煙對牙周的影響是因為煙會減低牙齦的微血管的血液循環。當血液循環不良時,牙齦的免疫系統將無法正確的保護我們的牙周結構.
3.壓力及生活習慣: 在英文中, stress(壓力)來自destresse,而這單字源出於拉丁文中的stringere,意思是「緊繃」。在個步調,節奏越來越快的都市生活, "緊繃" 是難以避免的。許多的大型研究報告已指出,壓力會影響人類的自律神經及荷爾蒙. 自律神經由日間比較活躍的交感神經及晚上比較活躍的幅交感神經組成。 當自律神經失調會間接或直接的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 .在這個狀況之下您牙周的抵抗能力是處在一個非常虛弱的狀態. 如果要讓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均衡發揮作用,正常的生活作息和睡眠品質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促進在治療牙周病過程的重要條件。
4. 懷孕 (或服用口服避孕藥): 在1778年,Vermeeren 在他的發表中就有提到懷孕及牙周的相關性。妊娠期牙齦發炎或牙周組織不適比一般想像中還要高,平均發生率為67.5%。但好消息
是大部分孕婦在懷孕完,牙齦發炎就會恢復為正常.當在懷孕的時候,你的身體會改變許多,同時間您的荷爾蒙分泌也會改變許多.在這一段時間之內,雖然懷孕很辛苦,但刷牙的次數絕對不能減少.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有計劃懷孕,先檢查一下牙齒,在懷孕的過程當中看牙齒是比較麻煩的.另外一個因為荷爾蒙改變而引起的牙周發炎是在青少年期.在這個階段因為人類的身體
會進入大量的成長.荷爾蒙的起伏坡度是相當的大,如果您有就讀國高中的小朋友,雖然課業繁忙,還是要提醒他們在唸書空檔時間記得要刷牙.要不然他們的牙齦會很容易出血及發炎。
影片: 三分鐘瞭解牙周病 !
5. 清潔方式不當或對於口腔保健的忽略: 使得食物殘渣殘留在牙肉邊緣,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慢慢形成所謂的牙菌斑、牙結石。它們會不斷地釋放毒素使得牙周支援組織慢性發炎,甚至吸收破壞,連帶地也減弱了牙齒本身的功能,影響不可謂不大。這裡所謂的牙周支持組織主要包括牙齦組織(也是我們俗稱的牙肉)、牙齒牙根部的牙骨質、載牙齒周圍的牙周膜及牙周韌帶、齒槽骨等。
I'm another title
"當您剛發現患有牙周病,應該會覺得蠻沮喪的.您心中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希望以下的文章能夠解開一些您的困擾" 祝安
牙周病症狀?
1. 牙齦嚴重紅腫: 健康的牙齦顏色:應該跟美麗的粉紅色珊瑚一樣。但如果牙菌斑持續累積在牙齦的邊緣,牙齦會開始發炎。任何人類的組織一旦發炎,微血管的量就會增加.當微血管變得越來越多時,牙齦就會感覺浮腫,而且一碰就會流血。它的顏色會變的很鮮紅.
2. 牙周萎縮,牙齒越來越長:患有牙周病的牙齒,看起來會比較長.那是因為當牙周病造成骨頭痿縮時,架在骨頭上的牙齦也會跟著萎縮.牙齦萎縮有點像青春小鳥,一去不回. 要重建萎縮的牙齦非常困難.最好的方式還是採取預防措施,那就是介於保持乾淨。
3. 牙周膿包:患有牙周病常常會在熬夜後牙齦突然腫起來.通常這個腫的速度非常的快。感覺會像一顆超級大的青春痘一樣.這是因為食物累積在牙齦下,導致牙周進入急性發炎.在服用抗生素之後大部分很快就會消腫。我們這要留意的地方是,通常一顆牙齒會長牙周膿包代表他的狀況已經不好了。
4. 牙齒變鬆或移位,牙齒甚至脫落:很多人發覺自己有牙周病是因為吃東西的時候覺得牙齒無力.我們要記得一顆牙齒之所以不會晃動是因為周圍有強壯的骨頭支持著它。
隨著周圍的骨頭慢慢地壞掉,牙齒很自然地就會變鬆及移位。人都咀嚼力量並不弱,但這些力量其實不是真正牙齒在承擔的,而是下面周圍的骨頭默默的付出.臨床上很可惜的是,一旦牙齒開始鬆動是非常難讓它再復原到當初穩定的狀況.我們臨床上最怕的就是看到患者的牙齒已經鬆動了.因為在這個狀況之下我們能幫的不多.
5. 有口臭:
百分之九十口臭的案例,大部分的來源是來自於口腔.其中最有可能造成口臭的原因有兩種,舌頭引起或牙周病所導致的.當細菌分解含有硫性的蛋白質會產生一股令人不悅的味道。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口臭的問題,例如早上起來的時候.或者是剛進吃完一些比較特別的食物.這些隨著刷牙及用牙線,味道就會有大量的改善。但持續性的口臭會影響大約在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
如果排除牙周病,舌頭是口腔內最容易產生口臭的地方,大約佔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尤其是舌頭的後方,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它其實跟地毯非常的類似,非常容易的藏污納垢.
牙周病因為牙周囊袋的存在,清潔非常不易。當食物殘留在xx的底部時,會產生不良的味道及容易造成牙齦發炎。
其他可能會造成
口臭的原因?
1 蛀牙:很多很深的蛀牙,當吃完東西,食物很容易卡在這些非常難清潔的地方.隨著時間食物慢慢地發酵就會產生口臭.
2. 傷口: 剛拔完牙的傷口:因為傷口在復原的關係會產生,會產生過渡時期的味道.但不用擔心,隨著你的傷口慢慢的復原這些味道也會消失.
3.壓力
4.月經: 有些患者在月經來的時候比較容易有口臭的問題.
5.抽菸及喝酒
6.鼻竇發炎時: 其實鼻子,眼睛及口腔都是互通的.當鼻竇發炎時,分泌物會留到口腔內產生不好的味道.
預防口臭的方法
1 刷舌頭,雖然說市面上有賣一些特別的刷舌器。一般民眾來說一般的牙刷就應該可以了.記得下次約會之前除了記得刷牙,還要記得刷舌頭.
2 口香糖,因為口乾的時候很容易讓細菌快速的累積,而產生口腔的味道。我們可以使用無糖口香糖來增加我們口水分泌.
3 漱口藥水,有些漱口藥水含有防止細菌生長的功能,和香香的味道.但是我們要記得漱口藥水應該是用來輔助刷牙及牙線,而不是用來代替他們.
4. 維持健康的口腔衛生,如果以上所提供的方法還是沒有辦法改善你的問題.那您可能要拜訪一下您的寶貝醫生了.
5. 有些小型的研究發覺維他命K12 可以減低口臭的問題.我們需要更多大型及的研究來支持這個論點.
刷牙時經常出血
「我刷牙常流血,所以我不敢刷」這是我們在診所最常聽到的.當您牙齦常常刷牙就流血,那是你的身體在告訴你,牙齒保養得不夠乾淨.當你越不去刷它的時候,發炎反而會越來越嚴重,一定要利用刷牙來破壞這個惡性循環.你會發覺當你刷牙的次數變多的時候,你的流血量及次數會變得越來越少。
6. 受力過度 & 創傷性咬合:
這聽起來又是一個很複雜的專有名詞,但讓我們幫它簡易化。一般人的牙齒應該有二十八顆(扣除掉四顆智齒),當二十八位隊友都在時,這個團隊可以發揮最大的功能.但如果隊友的人數, 因為受傷而變越來越少了,所剩下的隊友要承擔更大的壓力.隨著牙齒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所剩的牙齒可能要承擔兩顆三顆或甚至四顆牙齒的工作量。在這個時候所剩牙齒的壽命,會大量的減少.
人類的牙齒最喜歡受力的方向是沿著他的長軸 (1),在這個標準狀況之下,我們要東西的力量可以沿著牙齒的長軸傳達到底部的骨頭.這對牙周是最健康的。但有的時候因為咬合不正,所以只由側方受力 (2)。在這個狀況之下,當時間累積夠久的時候,牙齒會被自己的咬合力表中.這就是我們學術上所說的創傷性咬合.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的咬合,稱為創傷性咬合.
1.正確的受力
2.不正確的受力
7. 年齡: 隨著歲月,我們可能沒有跑得比年輕的時候快,銀色的頭髮慢慢地出來,討厭的皺紋也慢慢地出現了.在同時間您的牙周也慢慢退化了.年長的牙周結構( 骨頭及牙齦)如果和十八歲的民眾相比,不論是膠原蛋白的品質或數量都會減少很多.膠原蛋白對骨頭或牙齦都是相當的重要的.沒有了它們骨頭及牙齦會慢慢的萎縮,對外來的抵抗能力也沒有年輕的時候那麼好了.
當在臨床上做牙周病診斷時,如果患者是銀髮族.在多倫多牙醫診所,我們會優先參考患者的年紀.評估患者的牙周狀況是不是符合他的年紀,來決定是不是真的牙周病.在治療銀髮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耐心,細心及巧手。在經營多倫多牙醫診所這段時間以來,陪伴了許多患者一起長大.從幼稚園轉眼之間變國中生了。從小姐,經歷過懷孕成為人子之母。也陪伴了很多中年代的客人進入了他們人生最好的階段.
影片: 七個刷牙的建議
讓我們來看一下上面的圖片,左邊是健康的牙齒我們可以看到粉紅色的牙齦,他的下方是支撐著牙齦的是骨頭(齒槽骨)。右邊的圖片是已經有罹患牙周病的患者,讓我們來利用這張圖片好好的解釋一些重要的牙周病名詞。
1: 牙菌斑: 當你有一段時間沒有刷牙的時候,你的牙齒的表面會是霧霧的,用舌頭去舔的時候會覺得上面有一層東西,如果用手指頭去摳的時候會刮下一層白白黏黏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牙菌斑。
最新的報告顯示,牙菌斑的形成跟進食沒有一定的關係.反而最主要的來源是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會藉著口水中的粘性蛋白質等作用,形成附著在牙齒表面的一層薄膜. 當你徹底清潔完牙菌斑時,再過六個小時人類的身體又會產生新的一批牙菌斑.這也就是為什麼即是你長時間未進食,每六個小時還是需要刷牙.但因為現代人的繁忙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將刷牙的時機與用完餐一並結合。
plaque under microscope,try to keep them off your teeth. they are easy to remove by brushing
另外一個我們想要提到的,有時候我們會在媒體上聽到,應該要等用餐完半個小時再刷牙? 我個人反而會建議吃完東西就刷牙.當忍不住想要吃一些很甜,很黏或很酸的東西。最好的建議是在第一時間就讓他們遠離你的牙齒表面.以現代人的生活作息,吃完飯要刷牙已經是一種奢侈.要請患者吃完飯後計時半個小時在刷牙是不容易執行的.
在加拿大受教育的我,剛回來台灣時並不習慣一個想法,不知道您有沒有聽過?「我已經那麼老了,都不知道還可以活多久!所以這個我不需要」。在國外銀髮族的想法是完全反過來的,「我已經那麼老了,都不知道還可以活多久,所以這個我要」。 一個態度或觀念的想法要改變是非常困難的,但身為一個醫生我很高興看到taiwan 這個態度上的轉變,尤其在我們診所親眼看見年長的患者經過治療,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美食,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任何的金錢都遠比不上病人滿意的笑容.祝所有多倫多牙醫診所的爸爸媽媽,祖父,祖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牙周病治療
牙周病的治療的最重要主軸是清潔, ,旋繞著這個主軸進行不一樣的清潔治療方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完成所有四個階段,會因每個人牙周病的狀況及對治療的反應而決定需不需要做下一階段的治療.牙周病的治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為最常見及最基本的洗牙:盡量將口腔內的牙菌斑及牙結石清除。在超音波洗牙工具可以清潔的範圍之內能夠去除的東西,打掃乾淨.對於牙齦炎或輕微牙周病初期的患者,,配合正確的刷牙方式及牙線的使用,並且定期3-半年的回診檢查,通常都能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常常會有人問到有關沖牙機是否可以代替刷牙或牙線?沖牙機本身是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在一些比較難清潔的地方它可以達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但是他的角色應該是設定為輔助.標準的做法應該是在刷完牙用完牙線之後再利用冲牙機來做最後的清潔動作。至於牙尖刷是否需要應該先詢問你的牙醫師.對某些牙縫很大的患者他是非常適合的,但對某一些患者來說有可能造成牙齦不需要的傷害.
第二階段:
在第一階段完成之後,牙周病的改變會重新評估一次.如果在第一階段治療完之後就已經達到穩定著不需進入第二階段.在執行第二階段時,因每個醫生所畢業的學校不同,所受的訓練也不一樣。可能會將口腔分為四區或六區來治療。
分成四區的優點是治療的次數可以減少,但反過來說每次治療的範圍及時間會比較久.分成六區的優點是有時候前牙並不需要治療,可以省略過.在計算費用時會比較容易.每個患者的忍耐程度都不一樣,如果很怕痛這需要上麻藥.這階段的目標是更往下清潔,尤其是埋在牙齦下的牙結石。利用牙周專用的工具(curette,上圖),這些工具有類似九彎十八柺的尖端.來進入一些平常沒有辦法清潔到的地方.
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牙結石是不容易清除的。利用這些工具我們會盡量幫牙齦下的牙結石刮乾淨。學術上的名稱是牙根刮除及整平術。手術過後,其實不會有太多的不舒服.對我們來說比較擔心的小地方是,有一些患者在刮除完之後,牙齦會稍微地痿縮,這是因為當初的牙齦可能因為發炎,所以比較腫。一旦清潔完畢,牙齦退腫。就會產生牙齦萎縮的感覺.若您有美觀上的考量.請先跟你的醫生溝通.
有些患者在刮除完成之後牙齒會變得很敏感.那是因為在刮除的時候,多多少少都一定會刮到自己的牙齒。但好消息是大部分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牙齒敏感的問題就會自己變好.如果說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您的話.可以使用去敏感牙膏來加速它的復原.
第三階段:
當牙周病對之前冶療反應不佳,下一個選擇就是手術方式冶療。在局部麻醉的協助之下,我們會幫牙齦翻開,來做接下的治療。為什麼要將牙齦翻開?是為了達到二個目的,第一牙齦翻開後,我們的視野會變得很清楚,所有之前看不到的破壞及髒東西都一目了然.之前因為有牙齦的關係,會有很多盲點.第二牙齦翻開後,如果要執行牙周組織的修復或重建,角度上會變得容易多了.英文稱呼這個重建的過為GTR(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在這個手術完成之後,大部分的疼痛是止痛藥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有些人的體質可能比較容易流血,如果您本身有服用抗凝血的藥物請手數術前跟你的醫師溝通.大部分藥效輕微的抗凝血藥物,例如阿司匹林.大概術前停藥一個禮拜就可以了。如果您的手術範圍比較大,與瘀血的可能性也會變高。但這個大部分一兩周之內就會退了。
牙周病
第四階段:
在您很有耐心地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可能在想?不會還有更多資料了吧.還好,沒有治療了!第四階段不能真正算做治療.再投資完這麼多的時間,接下來最重要就是守住你的成果.記得每三個月到六個月要回診,檢查你的牙周狀況及清潔狀況.牙周病是屬於復發性非常高的,只要你一不小心它很容易又會回來的!如果有人問你興趣是什麼?你的標準答案應該是..........."刷牙跟用牙線".
牙周病治療費用 (自費) ?
當你在網路上搜尋牙周病治療費用的時候,一定沒有辦法找到你要的消息.因為那是每一家診所的商業機密,外加它的費用高低落差也很大,可以從一區$5000 到$20000。重點是一區,而不是全口,有些醫生會幫全口分為四區,有些醫生則會分為六區。所以您必須要幫一區的費用乘以四或六.我們在網站上,也找不到任何誠實有用的資料,所以接下來讓我們很簡單地跟你報告一下.
1. 治療分為幾區?
一般來說對病人比較划算的是分為六區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執行完牙周手術後,牙齦一定會萎縮,有些人是一點點,但有些人的牙齦高度會降低很多。這個問題在前牙區是一個大問題,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可以接受笑起來的時候會漏出小黑洞.所以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會選擇治療前牙區.
在這裡想要補充一點,牙周病是很嚴重的疾病,而且非常難根治.但是有些媒體及網頁報導牙周病會導致心臟病,早產,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骨質疏鬆,呼吸道疾病.......
我們了解牙周病一定要鼓勵病人治療,但如果是利用這些極端的方式來鼓勵病人,其實並不是很好的方式.牙周病的確有可能會影響到很廣泛的器官,但它的機率實在是很低.通常這些患者本身免疫系統已經很弱,只要是任何的細菌都有可能這些疾病。而且最難判斷的是否這些疾病是因為牙周病導致於沒有牙齒,漸漸的造成營養不良而所引起的.台灣的媒體再一次的由此證明,為了收視率不需要經過任何的證實,而且越聳動的話題越好.
2. 工具齊不齊全 ?
並不是每一家診所都會治療牙周病,並不是每家診所都常常治療牙周病.所以有可能他們準備的設備並不一定那麼齊全,牙周手術從最基本的,牙周刮刀,牙齦分離器,骨粉填充器具到高階的,外接高效率食鹽水洗牙機,超音波骨刀(細節修正牙周病破壞的骨頭),雷射(利用能量來殺菌,滅菌,清除牙周感染的部位)。這些工具我都很喜歡,這些工具由比沒有好很多,尤其是遇到比較複雜的案例.沒有這些工具可不可以動手術.........
2 牙結石: 您還記得上一次清洗一般家用的熱水器嗎?裡面都會有一層厚厚,很難清潔, 類似鐘乳石的材質黏著在內部的容器壁上。不論是鐘乳石,熱水器或牙結石.他們主要的來源都是礦物質.我們剛剛所提到的牙菌斑,只要你定時刷牙是非常容易清潔的,但反之牙結石是非常難刮下來的.唾液中其實含有非常多的礦物質,每個人的量與質會因人而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利用牙菌斑來當作一個沉澱的基礎.所以理論上如果我們可以將牙菌斑清潔的非常乾淨,牙結石的產生的速度也會變得非常的緩慢.
那為什麼牙結石跟牙周病有關係呢?我們現在的想法是牙周病的細菌喜歡粗糙的表面,越不光滑的表面可以提供更容易攀附的面積來給細菌生長。每個人的牙周結構,都略有不同.有些人的牙齦及牙周骨頭會對牙結石產生劇烈的反應.他們會幫牙結石當作外來的入侵者,間接而產生了一系列的自體免疫反應。
一般來說自體免疫反應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身體的,但在這個反應的過程當中,卻產生反效果.無辜地牙齦及周遭的骨頭會慢慢地破壞及萎縮。健康的牙齦應該像褲子或襪子的鬆緊帶一樣,緊緊的抓住它最愛的牙齒。但隨著當牙齦持續性的發炎,使得牙齦內的齒槽骨與牙周組織受到破壞時,牙齒與牙齦之間即漸漸分離變成鬆脫的狀態,這種病態的環境,我們稱之為牙周囊袋。
3. 牙周囊袋: 一旦這個鬆緊帶鬆掉之後,以目前的科技是非常難修復的.這也間接的解釋為什麼牙周病那麼難治療.我們同樣的不要幫牙周囊袋想得太複雜。當我們在清洗西裝褲時,比較會洗的人會先將口袋拉出來再去洗。因為如果不這樣子做的話,本來口袋底部的髒東西洗完之後依然存在,在更糟的狀況之下,反而會有更多髒東西跑進去。
同樣的邏輯可以應用在牙周病學當中,一旦形成牙周囊袋,細菌和食物殘渣更容易在這種汙穢的環境當中堆積,而且牙刷也不容易到達這麼深的地方將裡面的細菌清除,因此發炎的症狀會向更深層的牙周組織蔓延。臨床上,可以持續觀察到牙齦邊緣紅腫、刷牙時容易流血、有牙結石的堆積、有時候會有牙齒或牙肉不舒服的情形、口臭等症狀。當牙周支持組織遭受破壞後,如果不能及時處理,牙周囊袋會隨著齒槽骨的流失而愈來愈深。
健康的牙周
牙周有相當破壞
您看到牙齒的右上方的那根細細的棒子 (A),他的名字叫做牙周探針。他上面會有刻度,在最左邊的畫面是健康的牙周,此時探針因為牙齦還緊緊的黏附在牙齒上,所以沒有辦法下去太深.這是我們最想要看到的畫面.最右邊的畫面是當牙周解構,已經有了相當的破壞.在這個狀況之下牙周探針很容易就可以滑到很深的底部。牙周探針是用來測試牙周囊袋的重要工具.醫生所測量出來的數字將會決定未來的治療計劃.
4. 齒槽骨的不斷破壞
隨著牙周病慢慢地擴散,最重要的結構,骨頭或俗稱齒槽骨會不斷地破壞.一顆牙齒之所以不會移動或晃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周遭有非常堅硬強壯的骨頭,由四面八方包圍著它,支撐著它。感謝這些吃苦耐勞的齒槽骨,暴露在口腔內的牙冠可以承受飲食上的風吹雨打.決定一顆患有牙周病的牙齒有沒有希望留下來.所剩的牙周骨頭高度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
理論上如果我們可以重建周遭的骨頭,牙齒也就不會在晃動了.但人類的骨頭是所有器官之內,復原速度最慢的.當我們如果不幸骨折時,骨科醫生一定會建議固定,長期的固定.因為骨細胞的生長緩慢,復原過程不喜歡有移動.很可惜的是在牙周病骨頭重健過程中,我們還是需要吃東西,這些晃動在於本來就不穩定的牙周病牙齒,會減低了牙周骨頭重建的成功率.
我的牙齒好敏感,該怎麼處理?
牙齒敏感是一個國人常見的問題,最敏感常見的位置是在於靠近臉頰接近牙齦的位置.敏感性牙齒很容易跟蛀牙混淆在一起,因為刷牙去碰到他的時候的不舒服,跟蛀牙的感覺非常的類似.如果是輕微到中度的牙齒敏感可以使用去敏感牙膏來代替一般的牙膏。刷完牙之後,可以霑一些去敏感牙膏在手指頭上輕輕的按摩會敏感的地方,再潄口。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案例,連不太冰,不太熱的食物都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再持續去敏感之後還是無法改善。可能可以考慮做一個牙套或抽神經來解決這個問題。